“继承传统学习民间,舞民族团结之舞,唱新时代青春之歌”——永利集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来源:永利欢乐娱人城 时间:2023-09-15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永利集团团委立足省情,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继承传统学习民间,舞民族团结之舞,唱新时代青春之歌”为主题,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民族团结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师生28人,分三个小队,自2023年7月初至8月底,分赴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大理州巍山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多民族地区民族和谐共生共融的乡村振兴和在党建引领下的民族文化传承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继承传统学习民间,舞民族团结之舞,唱新时代青春之歌”民族团结实践团社会实践活动。
7月10日—15日永利集团民族团结实践团师生一行8人,赴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开展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走访调研实践活动。
(布朗弹唱国家级传承人岩瓦洛老师)
此次实践地主要集中在打洛镇曼夕布朗族村寨、曼芽布朗族村寨和“国门第一村”勐景来傣族村寨,走访村寨期间参观了村寨中如:慢轮制陶、傣族造纸、榨糖技艺、傣族织锦、贝叶经制作等非遗传承技艺;分别采访了当地布朗弹唱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并向传承人学习“布朗弹唱”音乐舞蹈,详细了解到布朗族“布朗弹唱”传承现状,详细了解当地传统文化、节日、习俗;深入探析当地产业特色、乡村面貌变化。
(布朗弹唱国家级传承人岩瓦洛老师给实践团成员讲解布朗弹唱传承情况和布朗村寨从旧貌到换新颜的历史变迁。)
实践团成员走访当地非遗传承人,深入民间传承课堂,了解传承体系,学习非遗民间歌舞,收集整理田野创作素材,将校园传承模式的“非遗进课堂”所学技艺回到非遗源生地。
采访曼芽布朗族村寨布朗弹唱省级传承人玉坎拉老师,并向玉坎拉老师学习非遗乐舞
观察新时代边疆民族村寨新村容新村貌的巨变,从“非遗”传承项目成功申报的案例视角,深入探析边疆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走访过程中开展了民族团结政策、民族文化传承等相关政策宣讲宣传。在调研过程中深刻体会了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成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振兴、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日益倍增等。
实践团成员来到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国门第一村”的勐景来村,参观傣族传统文化陈列馆,追根溯源从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深刻感悟和加强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的深刻认知。
(在“边境第一村”勐景来村与当地居民交流民族民间乐舞)
(在“边境第一村”勐景来村参观傣族传统文化陈列馆 )
此次民族团结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对多民族地区民族和谐共生共融的乡村和在党建引领下的民族文化传承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走访调研,观察新时代边疆民族村寨新村容新村貌的巨变,从“非遗”传承项目成功申报的案例视角,通过走访当地非遗传承人,深入民间传承课堂,了解传承体系,学习非遗民间歌舞,收集整理田野创作素材,发挥专业优势,为民办实事,服务实践地等实地实践活动,将校园传承模式的“非遗进课堂”所学技艺带回非遗源生地,从课堂到民间,从民间回课堂,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的深刻认知。
通过此次民族团结实践团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观察、调研、采访、学习非遗乐舞技艺,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非遗歌舞素材,通过“学习民间继承传统”向非遗传承人学习体验民间非遗传承体系,融合高校“非遗”传承模式,让艺术类老员工真正从课堂学习→学习民间→反哺课堂的“活态”传承体验,在实践学习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学习中深刻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让我们更加确信团结和谐是进步基石、发展之本。